大學生的寒假日本寄宿體驗談

感謝蔣同學願意分享自己2019年1-2月在西日本的寄宿體驗,想參加寄宿活動的朋友請參考我們的寄宿活動頁面,也歡迎留下您的資料或留言,我們會通知您最新的活動消息,並邀請您參加會員專屬的優惠和活動。

大學生的寒假日本寄宿體驗談

起初參加寄宿活動的動機就是希望強迫自己在日語的環境下生存,感謝自己自始至終堅持“一聽到中文的母語人士就趕緊遠離”的原則,深怕自己會深陷中文母語的舒適圈,強迫自己在這期間全部使用日文溝通,一個月的成果十分豐碩,從剛開始參加多語咖啡時講日文時的充滿疑慮,到現在能跟當地人侃侃而談,真的歸功於這段期間所遇到的人事物以及自己的厚臉皮。

或許提到日本,台灣的大家會聯想到封閉的民族性,做事的一絲不苟,及嚴謹的禮儀,出發前自己也是深怕觸犯了什麼地元禁忌在網路上瘋狂爬文,然而在這生活一個月後發現,先不論人們對外國訪客的包容及熱情,但其實只要有點common sense也能活得好好的,在日常的對話中一點一滴吸收,一天天更加適應這個環境,一個月下來會覺得這個國家其實是十分可愛的。在日本的四週,我來到了四個組合完全不同家庭—-有一個人住的職業媽媽、帶著兒子的家庭主婦、小朋友年紀小以致於分身乏術的媽媽、還有幾乎位於市中央的家庭等。

Picture1

第一站位在岡山現津山市,隨處可見的平房、大型的市場及餐廳處處流露著郊區的氛圍,純樸的氣象顯露在人們的衣著上,少數身穿筆挺西裝的人大都是業務建商,而與都市最大的不同,是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每天一早我的任務就是出門漫無目的地閒晃,偶爾坐下長椅跟當地的長者聊天、教教Lawson店員怎麼用行動載具付款,順道問問當地的私房景點及餐廳等,在津山,不認識的人們僅僅只是路過也會面帶微笑地向你點頭問好,冬季雖然寒冷,但人與人間的溫度真的是我一天的動力來源。Host的中川さん是典雅的日本女性,每天的晚餐都好吃到令我懷疑人生,餐後的聊天總是持續到睡前,日本文化和台灣重疊性很高,不同的地方也很多,或許這就是我們之所以能如此相談甚歡的原因吧。語言交換時更是令我吃驚,參與的小朋友都至少會說五種語言,要是沒有破台語和上學期修的西文撐腰我真的是會無地自容,這裡的小朋友們還沒受到3C產品的荼毒,活動途中忘我地玩著だるまさんがころんだ(一二三木頭人),抓著你的頭爬上你的背嬉鬧,在自我介紹時甚至說出自己的興趣是盪鞦韆,我眼淚真的快掉下來了,今年真的是平成最後一年不是昭和最後一年嗎。

Picture2

第二週橫跨瀨戶內海跑到四國,松山市是愛媛縣都市化最高的地區,不過住的北条離市區有段距離,一出門放眼望去就是愛媛的名產蜜柑園(和夜總會),雖然有點田舎但其實非常舒適。熱情的俊成さん也是Host初體驗,每天的晚餐常讓我覺得在拍美食節目,房子像漫畫裡出現的全木豪宅,第一次在小學唸故事也是她接洽的,小朋友的嘴甜得跟什麼一樣說在這之中學到了很多,不過後來發現這裡的大家好像從小就培養閱讀空氣說話。松山市區隨處可見路面電車的鐵道,路面電車也串連了市區的各個觀光景點,整體其實還蠻像台灣的,包括上了年紀的建築物和商家,甚至偶爾會看到幾台勁戰,十足的台灣poi。在島波海道觀景台吃的冰淇淋雖然沒啥名氣,但撒上藻鹽,大概是這輩子吃過最好吃的,我應該會為了它再上一次山,離開的前一晚還到了住家附近的寺廟體驗茶道及參拜,一樣是佛像參拜方式卻與台灣大相逕庭。在搭上渡輪離開前松山的大家串通好跑來送行真是太過份了!當時在船上還真的是掉了幾把眼淚可惡。

Picture3

當初完全忘記交通考量選到鹿児島去,原本想說乾脆取消選個福岡就好,最後還是決定硬著頭皮一路南下,想不到這卻是這段旅途最愉快的一週。鹿児島県位在九州本島最南端,行程前還在擔心鹿児島方言據說是連日本人都無法理解的語言,好在大多人都說著普通的日文,倒是広島就連小孩也操著広島弁。氣溫跟台灣差不多15°C左右,冬天套個兩件衣服也能出門,舒舒服服服服貼貼。鹿児島市市區正面面對著桜島,大概排名前幾的景點都是遠眺桜島的觀景台吧,來到仙巌園時正好黃昏,落日餘暉的橘紅撒在桜島上真的美呆。島上的火山是世上少數僅存的活火山之一,時至今日仍日常性地噴發,火山灰甚至埋沒整個鳥居,站在湯之平展望所看上去不斷冒煙的火山,放眼望去感覺自己真的是滿渺小的。迫さん的家是位於市中心的公寓,大概12疊的空間住著一家四口,卻讓我更有回到家的感覺,六歲的兒子和三歲女兒不時會跑上樓對我進行噪音攻擊,語言交換時的童言童語也令我哭笑不得,而優子さん很常跟我抬槓,在車上一起唱米津玄師的歌、一起黑特藤原龍也、一起吐槽三歲女兒在後座出的怪聲等,大概在兩週過後開始能明確自然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這裡真是太舒適了。在鹿児島第一次跟平均年齡4歲的小朋友們進行語言交流,場面異常混亂,但仔細觀察會發現他們比大人更能精確地模仿來自其他國家的聲音,像是中文的捲舌和西文的打舌音,聽過Native講過一次就能馬上複製,到了這裡才漸漸了解這裡的活動並沒有單純流於親子同樂會的性質,這些小朋友是真的把聲音刻在腦海裡。

Picture4

最後一週回到關西的廣島縣,廣島一直是我從小嚮往的地方,許多電玩的背景都位於此,包括宮島及尾道等,早就想一睹當地風采,或許是已經習慣日本風俗民情的關係,來到實地後衝擊感沒來得那麼重,待在家庭的時候時常與青木さん一起玩劍玉,甚至自己也帶了一隻回來,印象最深刻的大概是來到山口縣的岩國市來到了青木さん的老家,青木さん的爸爸一見面便從口袋中掏出一張紙條,突然說出「你好、謝謝、再見」的中文,才發現紙條上寫的是片假名的中文拼音,實在是太可愛了!也體驗了人生第一次的滑雪,雖然大部分時間在地上滾,但俯衝時迎面而來的速度感與刺激真的是非常棒的體驗。

記得曾經在哪看過這句話「與外國人用英文溝通,他們只能得到字面上的含義,但如果以對方的母語溝通,你的話可以傳到對方心裡」,我第一次近乎以全日文的方式來到日本,而一次次的經驗也讓我更深刻體會這句話的涵義,過去的我曾認為學習語言為的是求職上的一個加分工具,然而在經歷這次寄宿家庭活動後,體認到語言其實更甚於此,他是拉近人與人之間距離的橋樑,也是與外國人交流最貼近人心的方式。

再次感謝蔣同學分享,心動了嗎?快來看看我們的寄宿活動報名辦法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