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在阿爾巴尼亞的小鎮用沈浸式習得的方法學阿爾巴尼亞語,來看看我怎麼用新書「學外語就像學母語」的方式建構沈浸式習得
1)零程度的出發與準備
如果你認為「學會了才能開口」那你就真的永遠學不會,因為事實是「開口了才能學會」。
我沒有學過阿爾巴尼亞語,但其實有沒有學過或是程度多少不是問題,出發前我只下載了一套免費 APP 叫 Speak Albanian ,收錄有大概 一小時的常用句和錄音。
2)尋找適合的住宿環境
找到願意「無條件為你」的母語人士非常重要,所謂「無條件為你」就是他們真的在乎你、把你當朋友也願意帶你融入母語人士的生活。國外沈浸式最容易的起點就是青旅(hostel),如何找到好的青旅呢?詳細準則要麻煩大家看我書,至於找青旅的方法就是看 booking.com 上的評價,我找到的第一間青旅非常棒,主人很熱情價格也很便宜一晚只要台幣200元還附吃到飽早餐,但第二天我發現一個「致命缺陷」 —— 老闆不是阿爾巴尼亞人。所以我第三天就轉換陣地,另找了一家青旅,這一家就 bingo 了,老闆除了是阿爾巴尼亞人之外,這裡每天都有老闆的朋友會來串門子,大家都很願意教,也能夠長時間一直聽到阿爾巴尼亞語。
3)建立社交生活圈
阿爾巴尼亞是巴爾幹半島的小國,比台灣還小,所以無法靠 meetup 或 Couchsurfing 找到活動和「無條件為你」的人,必須用「串門子」的方式,我鎖定了一間咖啡店和兩間巴爾幹燒餅( byrek, börek),每天都固定去這三家店消費跟老闆混熟。其中咖啡店的作戰最成功,大家不但沒有嫌棄我是亞洲人,還開玩笑爭相要跟「冠狀病毒」合照,每天都有人想幫我的咖啡買單,雖然都聽不太懂但大家都不排斥我在那,也會沒事 cue 我,靠著情境和各種比手畫腳的解釋語言能力穩定緩慢成長。有一對母女每天都會到這家咖啡店坐3-4個小時,女兒會一點英文但媽媽完全不會,但媽媽也不管我懂不懂,每天都會劈哩啪啦一直對我講話,是渾然天成的最佳「沈浸式老師」。今天她女兒還質疑她,認為說這麼多我有聽不懂有什麼用,我馬上用最簡單的阿爾巴尼亞說 “Sot nuk kuptoj, por nesër do të kuptoj” ,也就是今天我不懂但我明天就會懂,請你繼續對我雞同鴨講,這樣就是最好的老師(mësues)。

4)建立每日行程(routine)
靠著兩家燒餅店、青旅和咖啡廳我已經建立了完整的全阿爾巴尼亞語沈浸式環境,只要不懶惰,每天享受這邊的生幾個禮拜幾個月就一定能自然學會,以下是我一天的行程:
早上 青旅吃早餐和老闆聊天+ 聽阿爾巴尼亞語的免費會話教材和廣播
午餐 燒餅店1邊吃邊亂聊
下午 中午到咖啡廳點一杯咖啡坐著,跟其他客人亂聊,跟母女交流
晚餐 燒餅店2邊吃邊亂聊
晚上 回青旅閱讀、跟青旅老闆和員工交流
5)享受人際紅利
沈浸式習得中遇到的每一個阿爾巴尼亞人都不是語言練習機器人,也不是收錢才願意陪你練習的老師,他們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真人,所以他們除了陪你玩語言外還會真的把你當朋友、關心你,有時候他們會帶我去神秘景點、去某個人家玩、請我吃東西喝東西,這都讓我的生活更有樂趣,也讓我更了解阿爾巴尼亞的歷史文化。
以上是我這次阿爾巴尼亞語的沈浸式作戰,你可以把這個方法用來學任何一個語言,也可以在台灣建立沈浸式環境,更多沈浸式的詳情請看我的新書,下一篇再來分享阿爾巴尼亞和阿爾巴尼語的故事!
《學外語就像學母語》
博客來網路書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