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舉辦排灣語沉浸式習得比第一次有更多的朋友參加,我們也活動了上次的經驗和當地資源,安排出更精彩和深入的行程。此外,Terry 自己有”打開排灣語開關”的感覺,以下分享全體團員的體驗和各種收穫。
本次行程簡介
沉浸式習得不管事到日本、美國還是台東大鳥,我們都是以”語言”為主軸和當地人民交流,透過我們的安排和設計,即使”零程度”也可以參加,這次的參加者事前也都沒有學過排灣語,所以以後疫情平息解封後不要再來問我們”我日文很爛可不可以參加到日本沉浸式習得“。
活動精華剪影







完成了耆老對談後我們全體移動到離大鳥大概30分鐘車程的”土坂”部落,在這我們放生學員,要他們用他們僅會的幾句排灣語隨機跟當地人建立關係,其中一組運氣很好遇到頭目,頭目看他們族語講得不錯就邀請他們進”祖靈屋”。此外,眼尖的朋友可能發現為什麼有日文假名,沒錯,這個部落在日治時代受過很深的日本教育,據說族人會有假名拼寫排灣語。



學習者的心得與 Terry 的觀察
這次我們有請各路的學習者錄影分享他們的學習心得,整體來說這次的成效也達到 Terry 的標準,所有人都能用排灣語自介,學了幾句自己想學的,也能在無預警狀態下跟族語的人說幾句,用不到 48 小時的時間能用這樣的成果真的是非常厲害。
有人可能覺得這樣學好像”很慢”,其實不然。如果用教材或是一般課程的話,你一個小時可能可以學到很多句子和單字,但這種”學會”是紙上談兵的學會,並沒有”實際運用”的能力,真的要你說或聽的話你其實沒有辦法,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在學校學英文,在台灣認真念完國中英文至少背過1500個單字,但大多數的人並沒有辦法真的使用1500個單字。到環境裡跟真人互動學習就像真的下水游泳一樣,你學到多少就真的是你的,除了不容易忘記外,你也有真的使用他的能力。碎碎念就到這邊,以下是學員的心得和回饋:

Terry 的排灣語沉浸式習得筆記
最近幾年到世界各地學新語言我自己都堅持先不看書也不查資料也不學文字的”純沉浸式方法”,並不是說我刻意要去證明這種方法,而是對一個學過快40種語言的老手來說,在”甚麼都不知道的狀態”去學一個新語言才是最棒的體驗。我常用打電玩做比喻,玩電玩最棒的時光就是你剛買新遊戲,懵懵懂懂甚麼都不知時候,如果你一開始就上網看攻略就不好玩了,學語言也一樣,一開始就看文法書、參考語言學家研究結果,還學文字和發音規則,你就破壞了第一次親密接觸的美好。
秉持著這個”讓新語言”更好玩的哲學,2020年8月我帶著第一團排灣語沉浸式的學員到大鳥學排灣語,短短兩天記住不少短句和單詞,但說實在也忘了不少,雖然能進行1~2句對話,但說實在對這個語言還是沒甚麼感覺。這次來沉浸式習得排灣語,整體來說終於有”排灣語習得開關”被打開的感覺。
隔了半年完全沒用也沒再學排灣語,但上次記得的都還記得,若只有在書本上或是課堂上學語言的人可能覺得這樣太神奇或純粹只是我個人記憶力驚人,但這其實是所有沉浸式習得者共有的體驗,只要跟”真人真實互動”都可以很快記住單詞和句子,記憶有可以保存很久。
有了上次的基礎,這次在聽各種排灣語對話的時候比上次更有感覺,也慢慢抓到了一些語句的雛型,自然開始會去思考一些語言的問題,像是”這個語言有時態嗎?”、”這個語言有動詞變化嗎”、”形容詞怎麼用” 或是 “複雜的句子如關係子句怎麼造?”。但這些問題其實都太難,因為我會的排灣語實在太少,無法交叉比對做分析,若想馬上知道答案又得去”看攻略”,所以索性不思考這些問題,繼續用直覺的方式快樂學習。
思考以上這些問題的同時,也會再次讚嘆過去那些從零開始分析一個語言的人的偉大,如果你今天能有英文的文法書還是日語的文法書可以看,其實都是因為有前人去蒐集母語人士講過的句子,分析之後統整出來一些大概的規則,希望之後想學的人能透過這些規則,”學得比較快一點”。但各位都知道,因為錯誤的觀念和運用,這些叫做”文法”的大概規則在實務上並沒有讓所有人都”學得比較快一點”,關於文法的相關討論可以參考我過去的幾本著作。
那如果我在目前的程度去看排灣語的”教科書”或”文法書’會讓我學得比較快嗎?身為研究語言的人,要看懂那些書應該是沒有甚麼太大問題,所以透過這些”攻略”我有辦法去造一些句子,但對實際口說和聽力的幫助並不大,以短期的角度來看可能有一些幫助,但長期來看這樣學起來並不會比較快,而且這種知識性、紙上談兵的東西之後很快就會忘了。
總結以上撈撈叨叨一大串,好不容易走一趟到打鳥最值得的還是不斷地用族語跟排灣族的朋友互動,亂講、亂造句、亂發明辭彙都好,透過這些互動的過程才可以讓語力真的提升,也才可以永久記住,這第二次的排灣語沉浸式習得也非常值得,歡迎大家跟我一起去第三次!

1 thought on “第二屆排灣語沉浸式報告與分享 Paiwan Language Imm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