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斯卡羅想學排灣族語? Terry 推薦的排灣族語習得資源

因為 Covid 疫情的關係,Polyglot.tw 的”沉浸式習得”不得不暫停美國和日本的沉浸式習得計畫,但也因此我們得到了一個轉機,開始了”排灣語沉浸式習得計畫”,帶領學員進入台東大武鄉大鳥村沉浸式習得排灣語。

這一年多來,我們結識了許多排灣族朋友和熱愛排灣語的各界人士,非常感謝他們提供許多珍貴的資源和母語環境讓我們學習排灣語。近來公視大戲斯卡羅引起了許多人對排灣族語的興趣,我也趁這個機會整理這些資源和資料,給想學習排灣語的朋友們的參考。

1) 認識排灣族語和排灣族語的學習策略

任何一個語言都有非常多不同的面向,從不同的角度看同一個語言也都會得到不同的結論,排灣語是南島語、是VOS語言、有 focus … 族繁不計備載,非排灣語專業的我也沒有能力詳述,這邊我僅就學習策略的角度來談幾個排灣族語跟英語、日語、法語或是俄語這些”標準化語言”最不同的地方。

不論你認為簡單或是難、奇怪或是簡單,華語(mandarin)、日語、德語、阿拉伯語(fusha)、或是俄語這些都是已經”標準化的語言”,不只國家和政府有一套公認的語言標準,國民教育也讓這套語言標準深植在一般人民心中,因此不論國內外的學習者都有一套參考的標準,可以依照這套標準來判斷”對”或”錯”,就算不能判斷對錯,也至少能知道”照標準講”就沒問題。

然而,世界上有許多語言並沒有被”標準化”,有時候就算有一套”標準化”的系統,使用該語言的人或該語言的母語人士也可能完全沒學過。例如我每年夏天都去厄瓜多研究的克丘亞語(ecuadorian kichwa),政府雖然有規定一套”標準克丘亞語(kichwa unificado)”,但我據點城市Tena附近的克丘亞人大都沒學過,也不承認且不會這套標準化的說法,繼續用他們當地的克丘亞語生活。因為每個人都照自己的方法講,也沒有那一套說法是”正確”的,所以學習這種語言須保持高度彈性,發音、單字或是拼寫有一些不同的地方都要馬上適應,更不能指著別人的鼻子說,”你那個說法不對喔!”。

實際到過台東大武鄉大鳥村後,我發現排灣族語也是處在一個類似的情況,雖然教育部有標準化幾套排灣語,但實際使用排灣族語的人並沒有依照標準化規則說排灣語,各個地區和部落仍是用自己習慣的方式講自己的排灣語。以我們沉浸式習得的大鳥村為例,別的部落說 “masaru(謝謝)”但大鳥卻說”masau”,髒話或是罵人就更不一樣。我們的講師”司將”是唯一仍把排灣語當母語講的”七年級生”,但對於學習如何讀寫排灣族語沒興趣,也對標準化排灣語不予置評,曾經有一位沉浸式的學員把教育部線上排灣語教材的句子講給”司將”聽,”司將”就說:”你這個是去看書學的ㄏㄡ”?

關於非標準化,再舉一個”斯卡羅”劇中出現的實際例子,蝶妹說 ina 是媽媽,但有聽過阿爆的歌曲”母親的舌頭(kinakaian)”或是學過教材排灣語的人可能會覺得很奇怪,怎麼不是”gina”或是”kina”,還以為溫貞菱講錯了。

因此,學非標準化語言就要習慣這種大家都講得不太一樣,沒有誰對誰錯的情況,同一個單字、同一個用法或是同一個句型要學5-6種稍微不同的版本是很正常的,進入不同部落或是遇到不同的人也要適時轉換講話的方式和用字。

2) 想學排灣族語該怎麼開始呢?

先附上學習資源連結:

教育部族語E樂園 https://ppt.cc/fXNWax
原住民語言台北學習中心 https://ppt.cc/fzQZ4x
排灣語沉浸式習得 https://ppt.cc/fHLdOx
“排灣族語聖經” https://www.bstwn.org/translation/paiwan.htm
“Paiwan Dictionary by Ferrell Raleigh” https://ppt.cc/fFkp7x
“The Austronesian Languges by Robert Blust” https://ppt.cc/fpMZ3x

“族語E樂園”是教育部設立的免費學習網站,有許多標準化排灣族語的學習材料,雖然標準化教材和各地的排灣族語都略有差異,但當作初步認識排灣族語的材料仍算合適。雖然網站沒有教學也沒有說明,無法滿足想要深入了解語言的朋友,但可以當作基礎教材,背背基礎單字和句子,喜歡語言的朋友也可以練習語言分析,從這些語料中找到排灣族語結構的蛛絲馬跡。

“原住民語言台北學習中心” 就像原住民語的”地x村”,如果想要實際接觸原住民朋友,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學習的話可以參考他們的課程。

“排灣族語沉浸式習得” 是 polyglo.tw 實際到排灣族部落居住、沉浸式習得的計畫,目前因為疫情的關係暫時停辦。但學語言最好的方式還是到當地去學,即使是一個周末或幾天都會有很大的收穫,台東和屏東都有許多排灣族的聚落和部落,若能透過朋友、甚至厚臉皮一點親自造訪表明來意,都有沉浸式習得的機會。

“排灣族語聖經”是非常好的參考材料,也是唯一有歷史且通行的排灣語文書紀錄,目前長老教會的排灣教友仍有再做排灣族語禮拜,也練習用族語讀聖經,”沉浸式習得”到大鳥的時候也都會去參加當地長老教會的族語禮拜。

“Paiwan Dictionary” 是研究排灣族語的專業著作,適合真的想要認真學習排灣族語的朋友或是語言學相關專業人士,雖然是很古老的著作,但個人認回寫得非常精簡且切中要點,目前網路上已可免費下載。

“The Austronesian Langauges” 這不是一本專門講排灣語的書,但完整地介紹了台灣所有的原住民語言,個人非常喜歡南島語超級大師 Robert Blust 的研究,也親自跑到夏威夷大學 Manoa 分校參加他的南島語 Seminar。

3) 排灣族語言難嗎?

如果從沉浸式習得的觀點來看,沒有真的特別難或特別簡單的語言,只要有環境且有正確的觀念和方法,再怎麼”奇怪”的語言最終都會習慣,從這個角度來看排灣族語並沒有比較難。

如果你習慣的方式是文法、句構、詞性這種傳統語言學習法,那排灣族語就是一個非常難的語言,需要顛覆你對”文法”的觀念才有辦法學會,如果你過去只接觸過日韓語、歐語、俄語等較”大咖”的語言,排灣族語肯定會讓你大開眼見。

從字彙的角度來看,排灣族語沒有太多現代社會的抽象詞彙,要背的單字量比較少,對於學習單字感到”苦手”的人來說是一大福音。此外,很多現代社會的單字都是日語或是華語、台語的借字。例如大鳥村的祖母(vuvu)說不要的時候會說”i-ran”,這是日文”i-ra-nai”的口語型;村長用族語廣播的時候,說某某活動在某某建築物的二樓,二樓是用日文的”ni-kai”; 斯卡羅裡原住民指稱漢人時用的”白浪(bailan)”一詞,據波宏明理事長的說法來自台語的”歹人”一詞,綜合以上這些原因,排灣語的單字較不容易造成學習障礙。

從發音和聽力方面來分析,排灣族語雖然有幾個難發的音,像是”ciqao”(魚)的/q/,但大致上來說都算容易,發音不清楚雖然會鬧笑話但不至於影響溝通,若用”大咖”語言來比擬的話,我認為排灣族語的發音和聽力難度大概跟西班牙文或義大利文差不多。

4) 推薦斯卡羅這部多語巨作

大多數的人推薦或是批評斯卡羅都是從歷史、政治或是文化的角度,我這邊想從”多語言”的角度推薦這部作品,除了看演員們說各種台灣和西方語言的美技之外,也可以看語言在當時台灣社會扮演的腳色,對喜歡語言的我來說,這是一個很精彩的時代,也是會多語言人能”出頭天”的時代。

如果我那個年代的話,我想我會成為像”阿水”或是”蝶妹”這一的人物,過著精采但不知道是悲是福的人生。很可惜台灣這種多元語言文化社會在進入20世紀後逐漸凋零,到21世紀的今天才有稍稍恢復的跡象,這種經過”浴火重生”的多元文化語言的社會絕對比單一語言社會好玩、有趣且和諧,而這需要你我一起共同努力。

在厄瓜多,”外國人學克丘亞語”激勵了克丘亞小孩學母語;在台東大鳥,”白浪學族語”給當地大人小孩帶人的新鮮感和刺激。學習排灣族語或是學習任何本土語言就是我門盡一份力量最好的方法,就算沒有學到精通,也能感染周圍的人和世代讓語言文化得以傳承。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