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社會裡的語言學習盲點

“台灣太重視學歷?林智堅因論文退選 矢板明夫:奇怪的選舉文化”

上面這一段文字摘自華視新聞的標題,有關注論文抄襲案件的朋友應該不陌生,我人雖然在美國但也多少追蹤了一下這則新聞。目前美國也正在期中選舉外也在地方選舉,看到矢板明夫這段話就想到在鳳凰城旁的衛星都市 “Chandler” 看到一個有趣競選海報。

美國一般的競選海報都只有名字、沒有人像,像文章開頭這種有人像還蹭其他政治人物的其實還不常見,蹭歐巴馬又蹭川普也是奇葩,但這不是我要說的海報。

我在 Chandler 看到一個參選人自稱 Dr. Huang, Ph.D. ,我看到後馬上對著美國朋友和他媽媽大笑,我說這個人一定是台裔,從來沒有哪一個美國的候選人海報上面會拿學歷出來說嘴,我朋友媽媽也覺得超好笑,笑說:「美國沒有人這樣選舉的!」

台灣的政治人物都要到國立大學洗個學歷或到國外鍍金才有門面,這也是大家都心照不宣的事實,你不要太誇張大家也不會跟你太計較,誰沒事會去問鎮瀾宮理事長兒子到底會不會說英文?根本沒唸書,教授給模板、助理幫忙寫、凹義務役幫忙寫,這大家也都知道,在職專班就是那麼一回事,被抓到把柄了就摸摸鼻子認了還不會像今天這樣。

但問題回歸原點是,這社會幹嘛這麼重視無意義的學歷,然後硬要去洗學歷假裝自己很有墨水呢?大學不得不跟你上下交賊,開在職專班,教授幫你解套,浪費社會資源生產一堆垃圾論文,最後再消耗時間和精力取消學位。

同樣的道理也在語言學習上層出不窮,比起真的會運用,台灣人只重視有沒有考檢定,學到幾級,有沒有N1,多益幾分,這種思維從世界的角度看根本匪夷所思,在美國沒有人會問你多益幾分,我現在在哥斯大黎加也不會有人問你 DELE 考到幾級。

台灣和整個儒教文化圈如果可以脫離學歷社會的迷思肯定會更好、更有效率、語言能力也更強,要不然再這樣下去乾脆回到科舉制度,分科測驗總成績狀元的直接當總統好了。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