緯X日本台的「世界秘境日本人」系列是我非常喜歡的日本綜藝節目,看著靖史等藝人到世界各地造訪日本人彷彿就看到了自己,因為我不管到那個國家都會不小心跟日本人變成好朋友,在巴黎留學的時如此、在美國念研究所時也是如此,連到納米比亞都不例外,更不用說在泰國這個大型日本人集散地。
這次在清邁久住的青旅據點裡認識了一位意外投緣的直樹先生,開始真的聊起來是因為我談到我去過他的家鄉 いわき 這個距離福島核電廠事故地最大的都市,他說他這輩子沒遇過去過他家鄉的外國人,這讓他非常好奇。

不只他對我好奇,我也對直樹先生很好奇,他說他和泰國妻子結婚後就到離清邁4小時的鄉下種一種叫 Lam Yai 的水果,他說很稀有、世界上很少人吃,但在泰國很多,我當時也沒有想要問估狗老師,就用「種奇怪水果的日本人」來記憶直樹先生。「奇怪水果+泰國超鄉下」的背景讓我想到「世界秘境日本人」,半認真地問他可不可以學靖史一樣去秘境拜訪他,他毫不遲疑地就馬上答應,邀請我一個月後去他家。當時我還完全不會泰文尚無法跟他太太溝通,他們離開清邁青旅前我特別請他轉告:「請等我一下,我下個月去的時候應該可以跟妳聊天。」
一個月後我依約前往,因為搞錯地方的關係,坐車坐了5個多小時,而且中間還浪費了一個晚上在一個叫 Phayao 的小城過夜,隔天才抵達目的地 Chiang Kham 。Chiang Kham 是一個泰寮邊境的小村,居民大多務農,雖然是超級鄉下,但因為過去有很多村民都有海外做工的經驗,所以很「國際化」,居民對國際事務有一定了解,我甚至還在村裏的市場遇到一位華語說得很流利的大媽,知道我是台灣人後馬上用華語表演台灣人有多不能吃辣的橋段給其他村民看。

抵達直樹家後他馬上帶我去看他的 Lam Yai 園,看了好幾片果園但因為尚未結果我實在看不出個所以然,他還是用日文片假名式發音Lam Yai Lam Yai 地說,突然我想到一隻我在清萊認識的貓好像也叫 Lam Yai ,”Lam Yai” 就是「龍眼」,難道眼前這些樹就是龍眼嗎?我用日語的龍眼ロンガン問他他說是,我說那這一點都不稀奇,因為台灣人超愛吃龍眼,你原來是泰國的龍眼王。
直樹先本來是環遊世界的日本背包客,20年前和泰國妻子結婚後就回到妻子的故鄉 Chiang Kham 發展龍眼事業,土地一小塊一小塊買、龍眼一顆一顆種,20年後已經擁有Chiang Kham 多片土地和數以百計的龍眼樹,儼然就是該區域的龍眼地王,我很直接問他你有沒有發大財,他說:「很想發大財,但泰國人不吃新鮮龍眼,一公斤賣到50銖就不錯了。」台灣有深厚的龍眼文化且市場價格頗高,如果他能夠找到把龍眼賣來台灣的方法或許真的就可以發大財了。

Naoki 對外語沒有太大興趣,英語也非常基礎,但他對泰語情有獨鍾且很關心我這一個月練泰語的進度,他覺得我溝通能力進步很多,這部分他並不吃驚,只要觀念正確不怕犯錯天天跟泰國人講就會自動進步,對他來說比較驚異的地方是我已經多少會讀泰語。他說像他這種語言素人學泰語的讀寫至少都是一年半載還理不出頭緒,泰國小孩也都要2-3年才能學會,1個月可以讀泰語到底是什麼概念? “やっぱり並の人ではない(不是一般人)”
我跟他解釋,沒錯我不是一般人,為了快一點記憶並學會看泰語字,我運用了很多語音學和語言學的知識,如果沒有這些知識的話只靠蠻力死記的話一年半載是正常的,但一般人學也不可能特別先去搞懂那些語言學知識再學泰語,所以還是只能「慢慢背」。泰語的文字系統真的是世界上數一數二難困難的,這個系統的困難之處跟「漢字」那種難不同,若想稍微理解泰語文字有多困難,我可以用英語舉個例子。
沒有仔細思考的話很多人都會直覺地說”英文拼音讀寫很簡單”,會這樣說是因為你已經拼讀幾10年,拼到變成反射動作了。你忘記了 “enough” 的讀音和拼字完全沒道理,你也忘記 apple, father, about 裡的 a 都有不同發音,重音在哪裡你也無法預測,英語不是一個看到字你就知道怎麼念的語言,就算你精熟所謂的 phonics 你還是得處理很多例外。現在,你把英語的這種拼寫不規則的複雜度放大 10 倍大概就是泰語讀寫的難度,想要用傳統那種「先背字母再開始學語言」的方式學泰語對一般人來說是充滿荊棘的路,先多少學會聽說再接觸文字才是比較合理的做法。事實上,不論那個語言,我一直都主張「先學文字」這個外語教學邏輯本身就有問題,若說西班牙文日語之流因為發音單純且符號和語音幾乎一對一對應,「先學」或「後學」沒什麼差別,但這個有問題的做法在書寫系統複雜的泰語上就會變得很明顯。
看龍眼、野餐、玩貓、和居民閒聊練泰語,我在 Chiang Kham 很愉快地度過了一天,來到了和世界秘境日本人直樹先生道別的時刻,我祝福他繼續擴張他的龍眼帝國,下次見面的時候不只是泰國龍眼王,而是世界的龍眼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