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信 — 精通一門外語到底需要多少時間

讀者來訊詢問我第二本書”學外語就像學母語中”這個表格的出處和意義,我想許多人會有興趣,把表格的原典和意義分享上來,給大家參考。 首先,是表格的出處:

https://www.state.gov/foreign-language-training/

然後,我們來談談精通一門外語需要多少時間這個問題

“精通”依個人需求和公司需求有不同的定義,有人認為他只要考到多益 900 分或是日檢 N1 ,不論是否真的有運用能力就算精通; 有人覺得只要能流利基本對話就算精通,以上這些都算主觀標準,也有個人差和語言差,無法做量化或是較科學的考證。 如果要客觀且用較科學的方式回答”精通一門外語”所需要的時間,可以參考美國外交訓練中心(FSI)70多年來的考證和研究。

1) 定義何謂”精通”

如果”精通” = “要跟受過教育的母語人士一模一樣”,那沒有任何實務上的意義,也無法滿足眾多語言學習者的需求,所以對於”精通”必須採取務實的定義,用”功能上是否跟母語人士一樣”當作標準。例如,同樣是一篇新聞報紙頭條,母語人士可能花30秒就看完,一個的外國人可能要花10分鐘,這個外國人就符合”閱讀的功能上流利”,也就是精通閱讀的最低底線。 這個”精通”的最低底線在FSI叫 “S3R3″,達到這個標準就有實際運用語言的最底限能力。若不考慮用奇怪的考試方法取分、背機經真題等情況,”S3R3″大概相當於裸考出來的多益900、日檢N1 或是托福iBT 78或 IELTS 6.0-6.5,也可以說是歐洲語言標準的 B2-C1。 有實際留過學、跑過國外業務的朋友都知道,就算達到了多益900或是日檢N1仍然離母語人士有很大的距離,甚至被母語人士嗆程度很差,這也都是實情,”S3R3” 是一個”堪用”的程度,但其實堪用對一般人就夠了,因此一般定義的”精通”就是 “S3R3。 “S5R5″ 是所謂”功能上跟母語人士完全相同”,用前述的例子來說就是母語人看一篇新聞頭條如果花30秒,你也只需要30秒; 一群母語人士不管在聊甚麼話題,你也可以完全融入應答並且不拖慢討論速度或降低議題深度。”S5R5” 這個程度就很難短期速成,或是仰賴幾百個小時訓練就達到,一般人大多需要5-10年居住國外或留學的經驗才有可能到 “S5R5″。 簡而言之,要透過密集訓練或是速成法,在短時間內達到 “S3R3” 這個最低的精通標準是可行的,但若想像有這個程度就能”異常流利”,跟母語人士”平起平坐”的話就不太實際了。

2) 精通一門語言所需時間?

FSI 這個表格有幾個假設,例如學習者動機強烈,全職學習且方法正確,跟輕鬆學習或是玩票性學習不同,所以我們一般人會需要更多的時間。 另外,這個表格是以”沒有學過其他外語的英語母語人士”為基準,對我們來說沒有太多的參考價值,但我們可以把這個表稍微倒著看。為什麼呢?因為”中文”剛好對英語母語人士來說是最難的,那同一區又有共同文化和語彙基礎的”日文”和”韓文”對我們來說就最簡單。 再來,我們所有人都學過英文,儘管每個人的英語程度不同,但某部分來說我們也可以把自己當成一個”弱弱的英語母語人士”,所以對英語母語人士來說簡單的語言,對我們來說也比較簡單。

3) 對台灣人來說最簡單的外語? 若不考慮個人差,綜合以上資料的話,對台灣人最簡單的外語仍然是韓語和日語*,可以用較少的時數(500-1500)就達到 “S3R3″的標準。對英文程度好的台灣人來說,歐語也算相對簡單。對完全沒有學過英文,或是真的學不會英文且很討厭英文的台灣人來說,除了日韓文之外可以考慮學印尼語或是馬來語,除了比較簡單之外,也有實用價值。 以上是這次的分享,祝學習快樂。

*越南文不在圖表上,但跟日韓文一樣同為漢字文化圈的語言,且用羅馬字書寫,不需要背假名或是諺文”hangeul”, 可以說比日韓文更省時間。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