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 Hostel 的英歐語沈浸式習得:以清邁為例
歐美的生活費和學費太貴所以語言學校市場上出現了菲律賓學英文,那如果無法到歐美沈浸式練英歐語有沒有像菲律賓一樣的便宜版本呢?多年來我一直覺得歐美背包客聚集的東南亞國家能做廉價且高 CP 值的「英歐語沈浸式習得」,若這樣的做法可行就不用到英美德法這些「語言母國」做較昂貴的沈浸式習得,考察實證這樣的做法是否可行是我這次來清邁的目的之一。
「到泰國練英語」可能不奇怪,「到泰國練法語」、「到泰國練德語」聽起來就很光怪陸離,但若對東南亞歐美的背包客世界有一些了解的人都知道,這個區域有非常高密度的歐美背包客,我在清邁每天上街聽德語法語都聽到煩,而且在這邊真的找到願意跟你說德語法語的人也不會比巴黎或柏林難(特別是柏林XD)。英語的話更不用說,除了英美澳等英語母國的背包客外,其他不同國家的人也都說英語,真的練起來這環境完全不輸菲律賓的廉價語言學校。

從價格的角度來看清邁的 Hostel 也是非常物超所值,最便宜的可以低到45泰銖(泰銖對台幣可以1:1計算)一晚,當然45泰銖的地方可能只能睡覺且沒什麼交流空間,較不容易跟人互動,若把預算調到一個晚上200-300泰銖的話就一定會有好地方。100-200泰銖這個區間非常看地點跟看老闆,像我這次住的 Hostel 一晚才99泰銖但卻有超大的交流空間和河濱花園,法國老闆也把整個氣氛經營的很好,是語言沈浸式習得的天堂。
在東亞南住青旅的幾乎都是歐美背包客,而且越便宜的地方似乎越「白」,因為大多數的亞洲人沒有太長的假期,一年難得出來玩幾天都想住好的吃好的不會想去青旅省錢;此外,跑出來環遊世界的亞洲背包客也不會想在東南亞混太久,大多數人會選擇去遙遠的歐美浪跡天涯。因此,在東南亞青旅做沈浸式習得不容易遇到說中文的人,就算有也不會很多,青旅是歐美人的天下。

這次在清邁住青旅一個月幾乎天天都自然使用10多種語言,除了背景音樂泰語和大家的共同語言英語外,常駐語言還有法語、德語跟西班牙語,說這三種語言的人幾乎隨時都會在。俄語、荷蘭語、印度語系、馬來語、土耳其語則是不定時出現。韓國人我只遇過一位,日本人則是以嬉皮和環遊世界的人為大宗,但跟歐美人比起來真的是非常少。說華語的旅客只有我和一位旅居歐美40多年的台灣阿姨,一個多月來我沒看過任何台灣人或是中國人,也沒有遇到任何東南亞的華僑。這次住的青旅還有一個對我來說很特別的驚喜,法國老闆的未婚妻是泉州人,這是我第一次在台灣或中國之外的地方遇到來自中國且會說閩南語的人,法國老闆常會叫我們講閩南語/台語給他聽,異常有趣。
那這個「東南亞練英歐語」的模式有沒有困難的地方呢?能不能適應青旅生活是一個重點,除此之外就是如何社交的問題,在青旅裡除非你長得特別帥特別美或是印堂發黑,你不跟人說話也不會有人來跟你說話,就算因為你印堂發黑吸引到很多人來跟你說話,若你接不下去或是不有趣也是沒用。若能克服以上這些潛在困難成為「青旅共同生活圈」的一分子,不管你想練什麼語言天天都有人能跟你聊天,閒閒沒事要跟人請教也不是問題,畢竟這些歐美背包客基本上都無所事事,晚上喝酒呼麻白天睡到12點,醒來先喝杯咖啡再想今天要做什麼,你陪他聊天打發他時間他才開心呢。

這次清邁一個多月的青旅考察讓我證實樂「東南亞英歐語沈浸式習得」的巨大潛力,東南亞比起歐美不但物美價廉且坐飛機3-4個小時就能抵達,沒事都可以來去沈浸式個幾天,好好設計一套行程和加入一些巧思的話完全不會輸給去歐美沈浸,目前我已經想到幾個系統化的方式,希望年底可以推出「東南亞沈浸式」,在那之前推薦大家先去清邁走走體驗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