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神奇的語言 Tok Pisin

世界上最神奇的語言 Tok Pisin

你覺得甚麼語言最神奇呢?有人認為最神奇的語言是巴斯克語,因為她和周圍的歐洲語言居然沒有親緣關係;有人認為最神奇的語言是法文,因為八十竟然叫做 quatre-vingt 四個二十;有人認為中文最神奇,竟然可以沒有過去式、現在式未來式;有人覺得阿拉伯文更神奇,神奇到讓人無法查字典*;有人覺得祖魯語最神奇,那些像 beat box 的聲音真的是語言嗎?學過超過二十五種語言,Terry 覺得最神奇是巴布亞新幾內亞的國語 Tok Pisin,不是因為 Tok Pisin 有神奇聲音或語法,而是他成為一個語言的”歷史”。

在台灣念書長大你可能沒有聽過”洋涇浜”這個詞,”洋涇浜”這詞彙出現在中國清末民初之時,洋人挾著船堅炮利硬是打開中國的門戶,沿海的商人開始跟洋人做生意,不諳英語的上海商人為了和洋人溝通,把中(上海話)英混雜胡亂說,發展出一套稱作”洋涇浜”的”菜英文”,蔚為一時,爾後洋人學了中文,中國人也學了正式的英文,”洋涇浜”再也沒有實際的需要,漸漸地退出歷史舞台,雖然如此,少數的詞彙還留在今日的中文當中,像是卡、巧克力、阿斯匹林等等詞彙據說都來自洋涇浜。

英國人把這種”洋涇浜”英語稱作 pidgin,是殖民和大航海貿易背景下的時代產物,不論是貿易還是奴役,各地人民都不約而同地把英文和當地語言隨意組合混著說,發展出各種不同的 pidgin,除了英文的 pidgin 之外,也有法文的 pidgin (海地)、葡萄牙文的 pidgin (維德角)、西班牙文的 pidgin (族繁不及備載)。

大多數的 pidgin 的隨著教育的普及被正式的語言取代,少數的 pidgin 則有了意想不到的發展,Tok Pisin 是最驚人地例子。從前,人們認為 pidgin 這種菜英文就是 “broken English”,只不過是發音不標準、文法大錯特錯的可笑語言,如果父母在家都和小孩講 pidgin,小孩不要說英文,就連母語都會學不好,一輩子都只能用”殘廢”的語言溝通。在巴布亞新幾內亞,聽父母說和親人說 pidgin 長大的小孩真的出現了,他們的確沒有學會父母的母語或英語,但他們把 pidgin 變成了一種”真的語言”。

28058789_1644792762224161_4561210768808787170_n.jpg

巴布亞紐幾內亞的 pidgin 發源自19世紀澳洲昆士蘭省的甘蔗莊園,被澳洲人抓去昆士蘭工作的巴紐人在莊園裡開始發展 pidgin,本來的 pidgin 是一種不完整的人造語言,字彙有限、結構簡單,只用在農場這樣的特殊情境。然而,因為在巴布亞新幾內亞這塊特別的土地上有著800多種語言,長期也一直沒有共通語言,農奴們離開澳洲回到巴紐之後發現 pidgin 意外地方便好用,一傳十、十傳百,祖孫三代都開始說 pidgin,pidgin 在這樣的環境下,藉由人類大腦的語言本能快速演化,發展出完整的結後和字彙,從小到大都講 pidign 的小孩也成為了第一代的”母語人士 (native speakers)”,巴紐的 pidgin 變成了一種母語化的 pidgin(creolized),至此,巴布亞紐幾內亞已經創造了一個新語言,名叫 Tok Pisin。如今,Tok Pisin 已經有了自己的文字和典範,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國會議員即使精通英語也是用 Tok Pisin 吵架開會,走在巴布亞紐幾內亞的街上大家說的都是 Tok Pisin,Tok Pisin 也是巴紐人自我認同不可缺的一部分。

身為語言的研究著、愛好者和教育者集一身的 Terry,當然一定體驗這麼特殊的語言,隻身前往人人都說恐怖的巴紐首都 Port Moresby。可能是我強運,也可能是 Port Moresby 本來就沒有傳說中的恐怖,這一趟沒有遇到不好的事情,一下飛機很快就開始了與人接觸的工作,第一群”樣本”是 Airbnb 附近玩耍的小孩,玩樂時說著一種我完全聽不懂的語言,這應該就是 Tok Pisin。

28059471_1644792635557507_3212379204429085533_n

他們發現我在觀察他們之後,很熱情地過來用英語和我聊天,看來這些孩子們從小都有受過不錯的教育,每個英文都講得很不錯,當我問她們是否說 “Tok Pisin”時,所有人都突然靜默,帶頭的孩子說 I don’t speak Pidign。這一聽就有古怪,因為他們交頭接耳時說的是一種不明的語言,我還沒出現時他們也是講這種語言,除非這個語言剛好是巴布亞新幾內亞 800 多種語言當中的其中一種。

終於,過了一陣子,小孩當中有人吐實了,他們當然會說 Tok Pisin,只是他們覺得 Tok Pisin 是一種沒教養的語言,不好意思跟外國來的賓客說。我表示 Tok Pisin 非常有趣,很想學,於是他們教了我第一句 pidign

“Mi no save (lo) tok tok bilong yu”

Mi = 我(英文的me、但意思是I)
no = 不(英文的no)
save = 知道;會(學國法文或其他羅曼斯語的會馬上想到 savoir、saber、saver)
tok tok = 語言(英文的 talk)
bilong = ..的(英文的 belong)
yu = 你 (英文的 you)

意思是”我不懂你的語言”

這句話完全展現了 Tok Pisin 的特徵,語言的原料都來自英文,但每個”原料”都有了新的意義和用法,文法功能也完全不同,實在太有創意也博大精深,到底是怎麼樣的情境,讓”belong”的用法變得跟”of”一樣?

第二句學會的是檳榔攤老闆教我的,順帶一提巴布亞新幾內亞每走10步就會看到一個檳榔攤,財哥和西施們應該要趕快進軍,搶占市場!

mi go lukim yu bien

mi = 我(英文的me)
go = 走(英文的go)
lukim yu = 再見(lukim是英文的 look)
bien = 待會兒(bien 應該是法文的 bientot 或其他羅曼斯語的同根詞)

意思是”我要走了待會見”

這句也是非常神奇,為什麼好好的”see you”不說,要故意弄一個音節比較長,原本意思也不同的 lukim 呢?

28378101_1644792658890838_1053756630021107977_n.jpg

從前,人們認為學語言是一種傳統的繼承,是一種死記和制約,忽略了語言的創意和創造力, Tok Pisin 的故事讓我們再次看到語言的活性和我們大腦的可塑性。因此,我們在學語言的時若能順應”大腦的創意和創造力”絕對會學得比較開心,比較快,不要害怕嘗試新的說法或是不確定的說法,除了 You’ve nothing to lose 這個理由之外又多了一個理由 — 你正在創造新的語言 (You are creating a new language)!

參考資料:

用 Tok Pisin 念三隻小豬的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61y75G0A24

Text in Tok Pisin (看各種不同的 Tok Pisin 文件)
https://benjamins.com/#catalog/books/veaw.t9

*阿拉伯語的字典不是依照發音或是字母編排,而是依”三個一組”的子音串編排,查字典必須要先找到子音串,初學者還沒有掌握一定程度的阿語的話幾乎沒有辦法查字典

28377665_1644792655557505_6189289220663693875_n.jpg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